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年后,王府准备另一场大婚,过门的是前辽国公主耶律雅里,李星洲则自己准备起去蜀中的诸多事宜。 大婚的事,诗语操办,严昆帮忙。 此行虽是为稳定拉拢蜀中大族,不过当成度假也不错。 阿娇和诗语才生完孩子,不能去,他想带着蒲察伶和耶律雅里去,结果蒲察伶也怀孕了,他南归一路上太放纵了。 何芊也不能去,因为回京之后干柴烈火,何芊也怀孕,李星洲总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康亲王了。 最终决定下来跟他一起去的有耶律雅里,起芳,季夏明,以及严申带领的护卫,有新军护卫一营,整个队伍总共会有五百多人,大概会在天气回暖的二月中旬出发。 必须事先知会蜀中才成,李星洲准备走水路,直接从长江逆流而上入蜀,不然经过沿途州县太多,无论如何下令,都难免劳民伤财。 从大江北上,可以顺着大江支流岷江直接到达成都,一路上速度快,不像走陆路那样劳民伤财。 即便再保密,大队人马的行踪总是瞒不过人的,而且皇上不放心,还特意问他行程,要向沿途各州县打招呼。 总之,这次去蜀中,动静不会小。 另一边,经过年后陆陆续续的努力,对参战将士的具体奖励也列出规程来,普通士兵早在战场上就赚得盆满钵满,主要还是高层将领的奖赏。 作为主帅,李星洲如今地位,已经赏无可赏了,皇上象征性的赏赐一些财务,随后将何昭调入政事堂任空缺好几年的参知政事。 李星洲则升任开元府尹,京城行政长官,在古代历来只要有皇帝心仪的皇储,就由皇储担任,这几乎是惯例,皇上此举也是为昭示天下,稳定人心。 事情到了这一步,李星洲也主动上表ꓹ 请求解除枢密使的官职。 枢密使是武官最高官职,他此时的身份已经用不着枢密使加身,要为后来人让开路。 其中,温道离升任枢密使,随后狄至连升好几级,任职枢密副使兼禁军新军海军司令。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ꓹ 温道离与其说累功升任枢密使ꓹ 不如说是为狄至让路。 新军方面,李星洲依旧任新军指挥使,随后新军陆军方面ꓹ 其下新设立海陆两军司令。 海军司令狄至毫无争议ꓹ 陆军司令按履历和战功魏雨白比较合适,她指挥过大军团作战,战争经验丰富ꓹ 在军中很有威望。 不过她是女儿身ꓹ 这点代理很大阻力ꓹ 而且魏雨白自己也不愿意,至于不愿意的原因ꓹ 看她幽怨眼神李星洲就明白了。 所以新军陆军司令最终由刘季担任ꓹ 李星洲默默的将去蜀中的亲兵护卫中加了一个魏雨白,总拖着也不是事,他怕什么,人死鸟朝天,也不是第一次当渣男了。 最终,经过李星洲、德公、狄至、何昭、薛芳、汤舟为、鲁节、温道离、杨文广、折惟忠等二府三司首官与皇上商议之后,给参战所有武将加爵。 而边关外将任命最大的变动有几个。 首先是戴罪立功的杨洪昭,任节辽东辽西路节度使,权领辽西军政事务。 而辽东方面由原平州守将固立川出任辽阳府团练使、辰州军指挥使,指挥管理辽阳府,辰州驻军,提防东北金国残余党羽。 谢临江出任辰州知州,至于中兴府、辽阳府行政官员则从南方燕山府、真定府、河间府官员中抽调。 随后便是大同府,大同府是燕云十六州中最重要的一州之一。 十六州西面大同,东面幽州,是最重要两个州,也分别是东西屏障,当初石敬瑭出卖十六州之后,往后四百年,中原王朝才终于收回,足见其险要。 前几年幽州收回,由魏朝仁把守,如就大同也收回,必须安排得力之人才能放心。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折惟忠。 因为杨文广和折惟忠收回的大同府,说明两人都有能力,而杨文广已经是太原知府,三交军事指挥使,掌管太原及其北面重镇的行政军事权力,管的已经够多了,朝廷顶多在官爵上再加封赏,实权不太可能再给。 而折惟忠只管府州军事,府州只是西北一个镇,折家军虽然常年和夏国人,和辽国人打战,骁勇善战,但其实在编军人并不多,因为府州贫瘠,养不起那么多军人。 所以折家军不比太行山以西的杨家军,更比不了太行山以东的关北军。 而折惟忠是个难得人才,可堪大用,在西北守着一个小县城浪费了。 不过这本来是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折惟忠自己反而有些为难了,他本来是党项人,根就在西北荒原,日子再难,祖祖辈辈早习惯了,故土难辞,一下把他调到大同去。 李星洲有些明白他的相法,随即也出来帮忙说话,随后推进了辛赞为大同府知府。 众人都有些忧郁,他们赞同辛赞能力,可对辛赞的忠诚度都保留态度。 而李星洲有先天优势,所以明白辛赞其人,大概率是靠得住的。 在场众人都到了一定分量,有发言权,但他的分量无疑是最大的,李星洲支持辛赞,那几乎就要一票通过了。 不过为增加保险,众人又建议在大同南方的朔州独设一支新边军,当地招募训练,常驻十营人马,推荐此次大战中禁军岭捷军二厢都指挥使慕容燕为指挥使,协助辛赞。 说是协助,其实就是不放心。 这点李星洲心里清楚,于是他也妥协让这一步,最终定下。 大同府由辛赞任知府管辖,在大同府南方面朔州设一军朔州军,常驻十营人马,协防大同。 十营人马大约五千多人,对于如今财大气粗的朝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而折惟忠,由于他不想去东面大同,而西北府州附近暂无空缺,只好加了一些官爵,追加俸禄和赏赐以留用。 ...... 之后从皇宫里出来,折惟忠还专门找李星洲道谢和解释,说他实在不想离开故土,西北虽穷,可一辈子过惯了,家中老小,还有父老乡亲都在那。 李星洲表示理解,随后道:“以后还要折将军大展身手呢。” 折惟忠愣了一下,随即又激动又小心的问:“殿下......是要对河西用兵么!” 折惟忠之前就多次上表朝廷要对河西动手,陈述利害,只是没人听他的。 “这事我已有一些想法,折大人回去之后厉兵秣马,而且可以放出一些风声,就说我们要从河中府,凤翔府方向出兵。” 折惟忠是沙场老将,见识多管,一听李星洲这么说,大致就能猜到是什么用意。 “殿下放心,某记着了!”他拱拱手。 “嗯,以后若有变动,我自会通知你,大抵在两年之内吧。” ....... 明州,吴惠生喝着很晚没睡,在烛火下奋笔疾书。 这几日他四处打探,果然听到一些动静,周边一些大族时常往袁家跑,听说还送了许多金银财帛,珍贵玩意。 这些动作本就不寻常,让人觉得蹊跷,之后又通过朋友同僚大厅,慢慢听说一些风声。 据说袁家和其它一些大族似乎准备很多钱财,大箱大箱的黄白之物往北运,似乎要去开元贿赂收买什么人。 一开始吴惠生不太在意,当今天下皇太孙功劳盖世,又是皇储,将来荣登宝座,继承大统,那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这种情况下他们求谁有用?谁还能压得住皇太孙么。 直到有一晚他和同僚外出喝花酒晚归,被媳妇削了一顿,顿时清醒过来。 之前他因为站对队,岳父、同僚纷纷向他示好,媳妇百依百顺,一时间飘起来,忘了媳妇的厉害。 可一顿打,也让他头脑一下子清晰起来,是了,在权势上是没人可以压皇太孙,可还有亲人啊! 就如他,堂堂明州知州,未来政坛的大红人,可媳妇要打他也没办法,他媳妇是什么?不过一届民女,顶多家里有钱,他照样没办法,只因为他们是一家人啊。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再想往后想,当今皇太孙有三位妃子,一位是当朝宰辅孙女,大名鼎鼎的才女王怜珊,他们肯定收买不到,不说宰辅王越品行,光是人家地位摆在那,他都见不到,他们怎么可能随意收买。 然后便是传说中比较低调的羽氏,据说是民女出身,那收买她就没意义了,说不定也见不到。 最后一位是前辽国公主,那更不靠谱,说不定人家汉话都不会,对方又是辽人,怎么可能更他们有关系。 随后想来想去,吴惠生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如果不是皇太孙同辈,那让长辈施压呢? 这么一想,一条清晰的思路瞬间出现在脑海中。 当朝吴皇后,也就是黄太孙的奶奶,也是大族出身啊!还是蜀中大族。 而袁家那些人往北运东西,他们很可能不是要去开元,而是北上走水路,顺着大江西进,去蜀中! 如果他们说服蜀中吴家帮忙,在皇后那里出气,皇后帮忙开口,黄太孙就是再厉害,再有权势,自己奶奶怎么也要给面子吧!除非像闹到家中不合,成天下人笑话。 一想到这,吴惠生顿时一身冷汗,原来袁家那伙人不是没动作,而是悄咪咪的搞了这么釜底抽薪的一招啊! 谁也说不清吴家会不会下场,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 所以吴惠生想通其中关节之后立即回家奋笔疾书拟写奏折,陈述明州这边的事情,说明其中利害。 ...... 经过两天的理清思绪和不断修改,他终于写好给皇太孙的折子,随即又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如何才能保证他的书信到皇太孙手中呢?直接按流程上奏不行,折子要过门下,政事堂,这其中多次被转手查阅,他怎么能保证这里面没有吴家的人,没有反对皇太孙的人?只要有一个,他都要完蛋。 自己直接去送? 那更不行,明州那些大族耳目通天,他亲自出城这种事太怪异,太显眼,只怕他才出城,就有人反应过来做出应对,最有可能就是加速西进,在皇太孙无法采取行动之前将此事落实。 所以不能打草惊蛇! 思来想去,他只好派出府中下人去送,还要装成送一般信件,可如何保证皇太孙会看呢? 他也没辙,想来想去只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然后将同一封信抄录几遍,先后派出下人,如果一次看不到,那就多来几次,剩下的只能看运气了。 ........ 明州城外,大批车队正在北上,督运的家丁排成长长队伍。 以袁家为首的明州及周边各州大族准备贿赂蜀中吴家的财货大多聚集在此,是过年时大家借着拜年的名目悄悄汇集起来的。 袁家当家的不傻,这么多东西要出城又要经历不引人耳目基本做不到,所以他干脆大摇大摆,但不走海路,而是出城往北走陆路北上。 这样一来很多人肯定都以为他们是想靠着财物去北方开元打通关系,而想不到他们其实不是北上,而是要西进去蜀中。 《基因大时代》 行程也不能太赶,至少在上元之前去人家肯定不会接待,年才过就往别人家跑也没礼数。 他预计至少要到二月初中旬以后去蜀中,吴家人才会见他们。 此时从明州出发比较合适,因为一车车的黄白金银实在太重,行进速度很慢。 如今最主要的还是要如何说服吴家,让吴家情皇后帮忙说话,只要皇后开口,就算皇太孙,也不得不顾忌她的面子。 所以一路上,袁家当家的都在想各种能够说服吴家的说词,连睡觉赶路都在想。 ...... 另一边,正当袁家车队赶着才过年就匆匆北上西进得同时,明州知州吴惠生的家中,每隔一天就有一名背着包裹,带着信件的仆人从北门出城,也疾驰北上。 大路上见到浩浩荡荡的车队还好奇侧目。 这些仆人一人一马,自然比沉重的车队快太多。 一路疾驰直到健康府江边乘船渡河到达对面之后,向西从扬州到达淮河渡口楚州,随即便沿大河西进,乘船很快就能到达大河边上的开封府。 这一趟跑下来加上沿途休息,就算快马加鞭也是十来天的路程.......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而时间往往就决定了胜负。 点击下载最好用的追书app,好多读者用这个来朗读听书!
页面连接:http://www.mudanzasdelcaribe.com/read_0_yhsys/882ttt22.html

镇魂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牛文小说网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