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听卢父这样说,张顺他们也跟着买了几张,不是为了带去南方卖,而是真怕如卢父说的,怕越往南走越冷,虽然这样的情况,按道理是不会出现的,是以他们也只是意思意思的买了几张皮子,够家里每人再做一件坎肩的。

毕竟有了鼠皮袄子,如果真的更加冷下去,里面再穿一件兔皮或者其它皮子的坎肩或夹袄,应该会暖和些。

买皮子的人少,大多数都置办了别的货物,因为都是往南,都是想着南方暖和,用不着皮子,若不是今年天冷的初期,只怕皮子得滞销,全都原路带回去。

除了冷的实在受不了的人,基本不会有难民置办皮子,是以皮子很便宜。

不便宜不行,西边瘟疫,他们往西往北走都不行,皮子带回去就不值钱了,还得花路费,只能在这里,能销多少销多少。

加上天气寒冷,皮子价格虽比不得北边,但怎么也比南边价格要高一些,如果能卖的多些,本钱能赚回来,就怕卖不了太多,都砸手里了。

大多人都是买盐,此地盐极便宜,家家户户都置办了十几斤盐。

买多了也不行,入不了关不说,还会被当做私盐贩子抓起来,这时代对私盐贩子打击力度特别大,一旦被抓住,判刑极为严重。

他们之前两天存了一些田鼠没有腌制,天冷放着虽坏不掉,到底是没腌制的,现在有盐了,女人们安顿好孩子后,就又去忙着腌制田鼠。

他们腌制田鼠也没避着人,骡车上还挂了田鼠皮呢,看到他们腌制田鼠,就知道这个车队也没什么存粮了,不然不会抓老鼠吃。

这时候还有很多人是分不清田鼠和老鼠的区别的,在他们眼中,田鼠就是老鼠,毫无区别。

卢父又采购了一些其它货物,如海货、盐。

卢桢空间的冰箱里,其实有许多带鱼、黄鱼等一些海鱼,都是哪来卖的,除此外,冻鸡腿、鸡翅、鸡尖、鸡架骨,整只的冻鸡冻鸭也不少,数量并不多。

海货除非在海边,不然不论在哪里,都算的上稀罕货,卢父拿水换了一些,也采买了一些。

这些海货商也是精明的,知道过了金坡关,最多十天,就有水了,是以并不换太多水,只够他们兄弟喝就够了,要不是他们同行的有十来个人,需要的水更少。

就这十来个人,需要的水也不少。

因为无法北上,他们的货物滞留在手中,来此的灾民都是宁愿吃‘新鲜的狗肉’都不愿花钱买他们的海货,加上水此时很珍贵,他们人多,需要的水量大,他们还真怕卢父不愿兑换太多水给他们,即使一人一葫芦水,十来个人,也有大半桶水了。

没想到卢父不仅同意换,还给他们每人换了两葫芦水,让他们大喜过望。

他们这趟出来,肯定是要亏本的,可亏本总比没水渴死强,何况他们这些海货都是自家兄弟去海里打的,除了路上花销外,并无其它本钱,货物肯定是不能带回去的,他们那地方靠海,家家户户都有海货,带回去根本卖不出去,更亏,只能便宜卖给卢父。

光是卢父一个人,就销了他们的大半海货。

要知道,他们十来个人,所带的海货可不少。

盐卢父也买了很多,外面最差的盐都要五六十文钱一斤,这里只要十五、二十文。

为什么这么低?都是私盐。

市面上的私盐价格也就三十文一斤左右。

卢父要的多,也就十五文一斤,好点的就二十五文、三十文一斤,像这样的盐,在市面上,正常价格最少得七八十文一斤。

私盐贩子人同样很多,盐是金贵之物,他们出来一趟,同样得有十来个人。

盐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就是冒的风险记打了些,毕竟是掉脑袋的买卖,可此时水对他们来说却是救命之物,他们不怕花钱,就怕卢父他们不愿意换,谁知道卢父给他们也每人换了两水囊的水。

这些人财大气粗,看卢父他们换水这样干脆,怕两水囊水不够,又多增加了两葫芦,卢父自然是来者不拒。

换了四葫芦水后,卢父就表示,他们车队也没水了,剩下的水就只够他们自己喝了。

海货商和私盐贩子都是晚上来的,也有求水量小的,就直接找车队其他人了,他们觉得自己家水够喝的,也换出去几葫芦,要不是看自家水实在不能再换了,他们还想多换点呢。

一葫芦水一两银钱,这样的好事,除了这里,再没别的地方了。

还有拿字画来换了,说是前朝大家柳波的字,要求换四葫芦。

卢父又不认识什么柳波,更不懂辨别字画真假,愿意换,不过是因为自己有水,又不愿这些人因为干渴走了绝路,不过不论他们带来什么字画,说什么大家,卢父都要死了,一幅画只能换一葫芦水。

卢父自己说的也很直白:“老先生,我一商户,字都识不了几个,不认识什么前朝大家,也不懂字画,愿意跟您换,纯粹是看你们干渴成这样,心中不忍罢了。”

老先生哪怕心里呕死,也不得不承认,卢父说的是真话,最后只能扼腕叹息恋恋不舍的把画留下,“也罢,也罢。”

还有晚上带着自家女儿来找卢父的,不光是找卢父,车队里的其他几户人家的男人,都找了,有愿意拿女儿换水换食物的,也有拿女儿身体换水的。

拿女儿换水换食物并不一定就是不疼爱女儿,相反,他们是在给自己女儿找一条活路。

倒是拿女儿身体换水换粮食的,才是真正心如虎狼之人。

卢父他们的人都在院子里敲敲打打做车棚。

此地靠近太行山和西牛山,树木繁多,足够给十来辆骡车做车棚了。

有了车棚,除了夜晚睡觉,能抵挡一下寒风外,还能遮挡一下车上的货物和水。

此地灾民极多,卢父为了赶时间,挑了一些会木工活的汉子,告诉他们,可以给他们一小葫芦的水作为工钱。

别说难民愿意来做,就是客栈里住的人都愿意来做。

灾荒之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工,此时一葫芦水别说一个人工了,就是一个丫头,都能换上一个了。

有灾民看出卢父善心,甚至朝卢父磕头,不求卢父给他一葫芦水,只求卖身给卢父,求一条活路。

也有不愿卖身的,都是努力替卢父他们做车厢。

夜里看不见,卢父他们就打着火把在院子里做,有了这些会木匠活的手艺人,第二天十来辆骡车厢,就全部做好了。

夜里卢父不仅给了他们每人一葫芦水,还给了他们一斤糠米。

这种时候,一碗粥水都可能救活一人,更别说一斤糠米了,他们顿时对卢父跪下,深深磕头。

因黑夜里做的,哪怕是在院子里,也无人看到具体情况,这些得了水和糠米的人,心中感激卢父,也不会声张。

即使是心存恶意、想要谋划他们车队的水和粮食的人,也不会声张,声张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哪怕一开始是整个村子的一起逃荒,走到这里,也已经是死的死、散的散,何况很多人流连家乡,不愿离开,最多就是半个村子的人一起逃难,现在所剩最多也就一二十人了。


页面连接:http://www.mudanzasdelcaribe.com/read_0_22yu2/yth22huu.html

镇魂小说网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书虫小说飞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